江门摩博会成功举办带来的思考

信息来源:发布时间:2012-01-18

( 2006年7月7日 )
江门摩博会成功举办带来的思考
    5月中旬,历时3天的2006年中国(江门)经济贸易洽谈会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落下帷幕。此次“摩博会”是由广东江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、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办的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亲临“博览会”并宣布大会开幕,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和广东省委常委、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到会祝贺并分别发表重要讲话,国家发改委政策法规司领导也出席了大会,为“摩博会”鼓劲助阵,提升了此次展会的地位和档次。
  此次参加展会的整车生产企业有20家,零部件供应商130多家。覆盖了全国几大板块的知名摩托车品牌,展会吸引了日本雅马哈、本田和铃木三大品牌的参与,还有前来江门投资或增资扩产的国外、港澳台公司代表和跨国公司、财团代表等共1万多人参加。
  多年来,江门市政府为鼓励和支持摩托车等产业的发展,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,营造出了良好的投资环境。这次展会吸引了众多厂商前来参展,期间,共签约141项,总投资达12亿多美元。另外,同期举办的“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”、“摩托车检测中心举行的剪彩仪式”,以及在五邑华侨广场举行盛大的“现场优惠售车”等活动,都吸引了众多的业界同仁、客商和观众的积极参与。
  一个地级市,举办如此高规格、高品位的“摩博会”,在国内是罕见的。巡游大军驾驶着国际国内著名品牌摩托车,冒着初夏阵雨,载着猎猎彩旗,浩浩荡荡地驰骋在市区会展中心大道上,展示各型摩托车的靓丽风采。这一盛大壮观的巡游展示活动,渲染、烘托了“摩博会”的热烈气氛,这是过去有的城市举办“摩托车及零部件展览会”所无法企及的。
  2006年江门“摩博会”已经落幕,其也带给了我们一些联想、思考和启迪。
  其一,政府搭台,企业唱戏,不但适用于展会,而且更适用于摩托车工业的发展。江门摩托车展会的兴起,是与江门市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。展会已成为江门摩托车产业发展的助推器。2000年和2002年举办摩托车工业博览会,2003年便使江门成为全国首个“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”城市;2003~2005年更是扩大规模,举办了机电产品博览会,使摩托车工业连年上台阶、不断创新高。江门摩托车工业从上世纪80年代的进口贸易、90年代的生产制造,直到本世纪以来的产业集聚,都凝聚着市政府的集体智慧和远见卓识,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,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。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,不但出台文件,明确把摩托车工业定位为支柱产业,而且不断出台新政,优化投资环境,筑巢引凤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势企业纷纷到江门投资办厂,如力帆、轻骑、长铃、华日、宝德和王野等摩托车企业抓住这“天时地利人和”,已陆续在江门“安家落户”。
  其二,实力的体现,信心的诠释。当人们哀叹广州等大型国际摩托车江河日下、今不如昔,对其信心产生严重缺失的时候,江门“摩博会”却逆势上扬,逐年走强,这与江门市拥有摩托车优势产业,市场条件好,开放度高很有关系。首先,市政府鼓励和支持发展摩托车,其信心正逐渐转变为现实,使江门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引领者,广东板块的“大哥大”;其次,江门市政府不“禁限”摩托车,当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青睐摩托车,市区千人摩托车占有率高达330以上,雄居我国大陆“榜首”;再次,江门是我国著名的侨乡,有众多产业集群共生共荣的资源环境,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运输便捷等“磁场效应”优势。江门“摩博会”是联袂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,这是一个有助于提升其产业发展的契合点。
  其三,实现产业升级,是会展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石。产业优势愈明显,品牌效应愈大,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。江门位处珠三角地区,摩托车制造业较发达,摩托车市场占有率也较高,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。因此,江门市政府和摩托业已经吹响“名牌摩托,江门制造”的号角,决心再接再厉、做强做大江门摩托。目前他们正在加大投入,加快摩托车研究院的建设,将检测站升格为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,为江门乃至广东板块提供一个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,推进和提升江门摩托车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,依托国内外著名院校、科研院所及设计公司,建立产学研平台,成立摩托车技术研发中心,为全市中小摩托车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平台、技术指导与支持,并建立摩托车产业的管理人才、技工人才培养基地,进一步全方位地推进摩托车产业的发展。
作者:张泽奇 (中国工业报)转自:中国摩托车网 2006-7-6